开国将军李布德辞世 曾拽马尾巴过长征“鬼门关”

开国将军李布德辞世 曾拽马尾巴过长征“鬼门关”
李布德(资料图)
  今日(12月14日),大白新闻(微信ID:dabaixinwen)从多个渠道获悉:开国将军李布德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2月13日15时在北京逝世,享年98岁。
  公开资料显示,李布德出生于1919年9月,四川营山人,曾任中国人民**山西省军区政治委员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治委员,军政治部副主任、主任,**军政治部主任、副政治委员,要塞区政治委员,军政治委员。1970年任山西省军区政治委员。1955年授少将军衔。大白新闻梳理发现,截至目前,开国将军仅存21人。
  “只要是革命工作,干什么都可以”
  李布德于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。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193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。曾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七师战士、文书,红军总司令部机要科译电员。八路军第四纵队连政治指导员,第七团营政治教导员,晋察冀军区第十一军分区北支队政治委员,晋察军区第十三军分区二十团政治委员,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五旅团政治委员,旅政治部副主任、主任,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一九九师、二0一师政治委员。曾参加过参加过著名的百团大战、平津战役、太原战役等。
  1933年,红四方面军来到了他的家乡,14岁的他成了儿童团一名少先队员,接着就告别父母,参加了红军独立团,以后独立团编入红27师,聪明伶俐又有过几年私塾底子的他在师部当了一名通讯员,随后又转到许世友当师长的25师73团。
  1934年,红四方面军反六路围攻胜利后,团长又让天资聪慧有文化的李布德做了一名侦察员,挎上了驳壳枪。在红军中背驳壳枪是一种荣誉,也是一名特种兵的标志,这一年他才15岁,这一年也是红军长征的开始。以后,小有文化和才气的李布德又当测绘员(画山像,类似于军事地图)和基层书记员。1935年,李布德因腿病住院治疗,在红军长征到阿坝和天全后,他一直做书记员。
  1936年,李布德因工作表现突出被选送到红军总部,副参谋长李达问他:“小鬼,你愿干好动还是好静的工作?”李布德回答:“只要是革命工作,干什么都可以。”李副参谋长把他带到机要科长曹广华面前,说:“这是咱们红军中的秀才。”他当上了译电员,在红军总部,他的工作表现和良好技术得到了总部首长特别是朱总司令的好评,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,李布德又调到红二方面军总部担任译电员。
  在红军中,译电员虽然不直接参加战斗,但首长运筹帷幄,指挥全局,译电员的工作不仅技术要求高,工作量大,而且常常吃不好饭,睡不好觉,战斗紧张时,特别是转移和战斗空隙,战斗部队战士可睡觉休息,可这却正是译电员最忙的时候,他们是首长的眼睛和耳朵,也是战争机器的神经。
李布德佩戴着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章 图/山西晚报
  1949年的大开国大典上,32岁的67军步兵199师师长李水清和他的搭档、年仅30岁的政委李布德率步兵方队走过天安门前。新中国成立后,李布德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治委员,军政治部副主任、主任,**军政治部主任、副政治委员,要塞区政治委员,军政治委员。1970年任山西省军区政治委员。1955年授少将军衔。1953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。1955年被授予**八一勋章。二级独立自由勋章,二级解放勋章,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。曾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。1983年离休,安置在山西省军区第二干休所。
  穿自己打的单薄毛衣、拽着马尾巴过了长征“鬼门关”
  1936年2月,李布德在红九军当文书,只有16岁的他,已经参加红军三年多了。第三次过草地前,他们要翻越“万年雪山”党岭山。党岭山位于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,主峰海拔5400多米,积雪终年不化,气候变化无常,时而狂风呼啸,时而暴雨如注,被人们称为“鬼门关”。
  “先头部队白天翻越党岭山时,因为受到狂风暴雪的袭击,损失较大,所以我们决定夜间翻越。” 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,李布德曾说,翻党岭山时,他们没有军装,只穿着自己捻线打出的单薄毛衣就开始行军,准备翻越冰冷严寒的雪山。
  山势险峻、悬崖陡峭、冰雪覆盖着整个党岭山。李布德跟着大部队来到党岭山脚下,黄昏时分,部队出发了。李布德回忆说,他们连行进在大部队中间,连长在前头带队,他跟着指导员断后。队伍借着冰冷微弱的月光,踩着前面趟出的雪印,一个紧跟一个,宛如一条银蛇踏着蜿蜒崎岖的雪路向上摸索前行。刚开始走时,战士们的情绪还十分活跃,行军速度也比较快,掉队的也少。可是,越往上爬,积雪越厚,风雪越大,空气也越稀薄,人的体力消耗也随之增大。行军速度减慢,有人开始吃不消,掉队了。
  李布德说,有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小战士,一瘸一拐、一步一喘慢慢掉下队来停在路旁。指导员赶忙上前扶着他说:“不能停,我搀着你,快走,停下来会被冻死的。”边说边从这位小战士身上摘下长枪,背在自己肩上,扶着他继续前进。
  夜越来越深,风越刮越紧,雪越下越大,战士们个个都变成了雪人,在雪山上缓缓行进。不断有战士掉队。又一个战士掉队了,指导员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:“咬咬牙,坚持坚持,不然会被冻死的。”说着,又要帮这位战士背枪。李布德说,当时,指导员身上已经扛着两支长枪了,不能把他累垮啊。我就跑上前去,把枪拿过来,背在了自己身上。枪虽然不重,但当时只有十几岁的我年小体弱,而且又累又饿,多背一杆枪,还要在雪地里前行,顿时眼冒金星,气喘吁吁,必须使出全身的力气才能迈出一步。跟在我旁边的指导员说,小李,抓住马尾巴。话音未落,马尾巴已递到我手里,我紧紧抓住马尾巴,踩着马蹄印,跄跄踉踉走了一段,人借马力,才缓过劲来。
  越往上爬,山势越陡,道路越滑,好多战士的双脚冻得失去知觉,甚至走一步跌一跤。有的战士摔进了深谷,有的战士滑入了雪坑,还有的战士硬挺挺冻死在路旁。就在接近山顶时,战士小张突然摔倒在雪地里,不省人事,指导员急忙把他抱在怀中,伸手一摸,浑身冰凉,赶快拿了床棉被盖在他身上。
  过了一会儿,小张苏醒过来,但气息微弱,看着指导员和战友们焦急的脸庞,他说:“指导员,你们走吧,不用管我了,别连累了队伍行军。”指导员坚定地说:“这是什么傻话,我们就是抬也要把你抬下雪山。”于是,战士们互相搀扶着艰难地站立起来,继续缓缓前行。就这样,凭借坚强的意志,战胜了严寒、饥饿和死亡的威胁,李布德和战士们一起翻过了风雪弥漫的“鬼门关”党岭山。
  “开国将帅”仅存21人,今年逝世11位
  大白新闻注意到,李布德将军的逝世意味着开国将军又陨一员。大白新闻梳理发现,截至目前,开国将军仅存21人。12月10日上午,开国少将、第二军医大学原副政委方震在京逝世,享年106岁。
  自1955年至1965年间,我国共授予或晋升10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、10名中国人民**大将、57名上中国人民**上将、177名中国人民**中将和1360名中国人民**少将。目前“开国将帅”目前尚存21人:元帅、大将、上将、中将均已过世,21名健在者均为少将,他们基本都是在红军时期就参加革命,平均年龄已近百岁。
  李布德将军离世前,今年已先后有11位“开国将帅”陨落。他们是104岁的原军委炮兵学院政委廖鼎琳,101岁的原第二炮兵部队副司令员盛治华,103岁的原铁道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贵德,101岁的国防科技大学原副校长张志勇,100岁的原武汉军区副政委任荣,103岁的原武汉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魏国运,100岁的原**司令员向守志,101岁的原**副政委张玉华,102岁的中纪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组原组长、党组成员钟炳昌,106岁的原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政治委员殷国洪,106岁的第二军医大学原副政委方震。
  从2010年至今,每年开国将军的陨落数量都在两位数以上,分别是2010年的29人,2011年的25人,2012年的14人,2013年的10人,以及2014年的14人,2015年的20人,2016年的10人。

在世“开国将帅”名单

姓名  

年龄

曾任职位

高先贵

105

原**后勤部副政委

熊兆仁

105

苏浙皖边区司令部司令、福州军区副参谋长

张力雄

104

原云南军区政委、江西省军区政委

黎光

103

第68军副军长、**工程兵主任

詹大南

103

**副司令兼甘肃省军区司令、**副司令

涂通今

103

原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、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

邹衍

102

**装甲兵政委、**副政委

方槐

100

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、中国民航大学校长

刘中华

100

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30军政治部主任

杨思禄

100

原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

杨永松

99

华北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、**工程兵政委

文击

99

原炮兵副司令员、总参谋部炮兵部部长

李耀文

99

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、中国人民海军政委
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

李布德

98

第68军政委、山西省军区政委

张中如

98

原国防部外事局政委、河南省区政委、总参谋部二部部长

孙干卿

98

原**参谋长、昆明军区参谋长

姜钟

98

原总参谋部三部部长

胡炜

97

原中央候补委员、陕西省委书记、
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、**副司令员

刘振华

96

原中央委员、**政委、**政委、外交部副部长、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

杨斯德

96

原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、全国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副主任

陈绍昆

96

原**副政委、冶金工业部部长

王扶之

94

原中央候补委员、山西省委书记、**军区副司令员

毛泽东侄女婿曹全夫逝世,毛新宇等送花圈今年至少8位银行高管被查,多数曾任职于党政系统大白说 | 这个寒冬,你还想继续当个北漂吗?(视频)内蒙古组织部原副部长**,另一厅官也在莫建成**后自缢“法治三老”之一郭道晖:腐败个性耿直,去年二人还曾相聚印度刚“拿下”了这个靠近南海的军事基地,是美军舰镇守的“咽喉”! 转载授权 转载文章请在公号留言,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和ID,同时请勿删除文中“大白新闻(ID:dabaixinwen)\”字样,否则本公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]article_adlist–>

Related Post